PDCA的正确使用方法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PDCA这个方法,也有很多人在不断应用这个方法,简单说,就是计划(Plan),Do(执行),检查(Check),Action(调整)。

PDCA的正确使用方法

文 | mickjoust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PDCA这个方法,也有很多人在不断应用这个方法,简单说,就是计划(Plan),Do(执行),检查(Check),Action(调整)。

这个方法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常常过于重视计划和执行,而轻视检查和调整,导致最后变成了一味执行的动作。

1.忘记初心

俗话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过,这个初心到底是什么,是最初的那个一成不变的心?还是不变的目标?

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自己的那个初心到底是什么,只记得确定了一个目标,比如,实现财富自由。

可问题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方法同样重要,甚至目标可能会因为方法而做出调整。

这才是PDCA方法告诉我们的核心本质,是一个循环的修正过程,就像我们不断打磨自己的思维过程一样。

一个人过去对待某件事的看法,和现在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时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反的观点。

方法还是那个方法,只不过因为心变了,而最后导致方法的变化。

不过这有点胡说八道的嫌疑,真实情况还要残酷一点,我们就是活在当下的,至于曾经那些所谓的初心,可能很早就已经被现实给磨掉了。

2.误解

话说回来,对于PDCA的误解,其实就更深了,最近,很多践行者纷纷反馈,在行动的过程中,常常会陷入一种只能看见当下行动的状态,本来制定了很多目标,可就是怎么也想不起。

后来大家讨论后发现,就是因为执行的动作卡在了do层面,换句话说,拿PDCA做比喻,就是P执行了,D开始了,却一直卡在了D。

分析原因后又发现,在初期对于C的执行还是能做到,而A的动作就不是每次都能做到,虽然想到应该要调整,可真当到了新的一天时,很容易沉浸在D的完成满足感上。

这个满足感就像一个黑洞一样,不断吸引我们,让我们无法逃脱。

我猜想,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们讨厌写总结报告的原因吧,因为一旦开始检查自身,总避免不了会发现一些不好的东西,这是让我们最难受的地方。

所以说,改变说出来很简单,但要真的做到实处,是非常非常难的。

比如,通常的一种理解是,按照PDCA的步骤,先我们要制定一个相对靠谱的计划,然后写下执行步骤,进行一次检查,最后调整执行。

这种理解是错的,步骤理解就错了,因为这个方法不是一个单循环,而是两个部分的双循环。

换句话说,PD是一个小部分,CA又是另一个小部分,两者不断触发对方的循环。

但我们往往以为只要线性的执行就行了。

这也是我们常用的执行模式,我们暂且叫他单线执行模式吧。

过去的解读也是说,PDCA就是一个单循环,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不断的双循环,甚至可能独立开来执行。

前面说到我们常常卡在D步骤,就是因为我们以为我们会检查调整我们的目标和步骤,而实际上很少真的去做,常常是一种方法不错时,就一直用这种方法。

CA并没有加入时间周期的观察角度去考量。

举个简单例子,跑步的PDCA,先制定一个目标公里数的目标,然后去跑步,跑完后检查自己是否做到,看需不需要调整。

而实际上,短时间内,我们会很容易做到,而长时间后,检查就变成了例行炫耀自己的手段,而不是持续检查的步骤。

这也是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够长期坚持跑步,因为最后只是在执行PD两步。

而时间越长CA的价值越大,因为可能当我们身体已经非常疲惫时,停止循环也是一个必要的操作。

因为我们更习惯于惯性思维模式,要么不做,要么做了停不下来,最后陷入过度的误区。

3.重新审视

那要想在长时间里正确的进行PDCA,那我们要从三方面来重新认识它——

首先,把它分为两部分,PD+CA。

不要以为只是加了一个加号,这个公式解释出来应该是PD+CA(–>PD),看出差别没有?第二个部分的作用不是只是检查第一部分而是有触发循环或终止循环的功能,同时重新更新计划和行动,才是更重要的。

之所以我要单独分开,就是因为我们容易检查和调整让后触发新的行动,因为我们很擅长制定计划,也可能会坚持执行,但是讨厌反思。

这是大脑本身的机制决定的,因为当PD两部能够满足我们的欲望时,我们就会觉得这样也不错,也有一些效果,而忘记了还有一个部分是用来检查的。

因为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它是一个需要练习的过程。

想要真的变成自动触发,就需要不断克服这个难受的过程,如果感受不到难受,那一定是卡在第二步的。

其次,要加入动态时间生命周期的概念。

生命周期的概念其实是来自软件工程的,而对于行动来说,光是有超强的执行力还不行,需要能够重新开始和随时终止的能力,而这样的行动就有了生命周期。

只不过这个周期是虚拟的,是人为的控制,但是我们往往缺少这样的控制,只想着自己随时都可以做到。

而实际上,有时我们常常都控制不住。

最后,反思“反思方法”本身。

前面提到分割为两个部分,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坚持CA这个本身的方法。

你可以说这是具备批判性思维,或者怀疑精神,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在于这个是其中一个方法,可能有人根本就是喜欢单线的喜欢模式,为什么非要用PDCA?

只不过,针对我们践行中遇见的问题,特意进行了一次思维的体操和反思的练习罢了。

持续践行

最近因为加入了技术写作,一下发现时间不够用了,不仅对输入的要求更有挑战(因为需要看很多英文的文章),还要输出,这个不必写一篇说理的文章容易。

而就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反向侵入式学习方法的好处,但是这个方法也有个弊端,容易过于广撒网,而忘记收网,常常会导致无疾而终。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夸克的观点和立场。发布者:库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夸克旨在传递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quark.com/article/3256.html

(1)
上一篇 2021年8月31日 上午11:11
下一篇 2021年8月31日 上午11: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微信:hngjkh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