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多喝热水?

生病期间,多吃黄瓜、菠菜、西葫芦、西蓝花,以及含有微量元素的水果,也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使病毒被消灭。

50cfc57b53f6138_1_post

是否记得:

不论感冒发烧、腹泻拉肚子、医生开完药后都会交代一句,“回家后多喝热水”;多喝水总有一种沟通中说空话、烂梗的感觉。

比如,女生说今天生理期,男生说“多喝水”;老婆工作一天很累,老公说“多喝水”;女同事说最近压力好大,男同事说,那你多喝水就能缓解压力。

为什么,总能被人讨人嫌?

原因很简单,有些场景下回答多喝水,要么不懂共情,要么不愿意共情,要么担心自己共情后除安慰多喝水外,不知道“说什么”,你总不能安慰别人多吃药,对不对。
最近奥密克戎被放开,假设不幸感染,专家们也让大伙多喝水,很多网友说,如果专家实在没有什么知识点可以科普,还是别说话了。
那么,多喝水是一种空话吗?
其一,阳性6天的我现在已经康复,回顾整个恢复过程,咳嗽到嗓子冒烟,多喝水的确管用。
其二,康复后,我立马查阅《新冠疫情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发现,多喝水早就被列入到指导手册中,尤其是电解水,水看似平淡无华,但对恢复身体如此重要。
现在我终于相信,“多喝水”并不是废话,然而,随着新冠普世化,水对身体机能到底有哪些深层次变化?市面水那么多,平时喝哪种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引发深层次关注。

1、易渴的身体

整个人体内,水约占身体重量60%,其次蛋白质20%,脂肪15%,碳水化合物2%,以及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儿童体内水分更是高达80%。
一般来讲,水在机体内有三个水域。
区域一是细胞内液,也就是“数百万细胞内的体液”,约占体重的40%左右,区域二是细胞外的体液,约占15%左右。

区域三处于血管中,约占体重的4% 左右,其余的1% 则为淋巴液和脑脊液等,这三个地方,都有隔膜进行分离。

细胞膜将细胞内、外液隔开,血管壁将组织液和血浆隔开,它们虽然各司其职,但是为了人体正常运转,都会密切合作,可以说,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围绕水进行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每天喝的水到底如何运作呢?

水的进入:一般从口而下,快速通过食道进入消化器官内,在胃部稍作休息,留下胃所需要的部分水后,将胃内的其他物质也一并带入肠道系统。

肠道中,五脏六腑按照各种部位需要,通过血液不但取走了水,还把从胃里带来的各种物质进行分配。

随后,把各个系统都不需要、以及没有价值的物质,重新集中到肠,整个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水都是小肠和大肠粘膜吸收。

水被吸收:水分和营养素通过淋巴液输送到血液中,成为血液主要组成部分,再注入到静脉被送往心脏,通过心脏,血液由动脉送出,再由血管分为到身体每个角落。

当然,还有一部分水分作为器官运作的基础,连同氧气和营养素,被肝脏等器官组织、细胞接受,另外一小部分则被送到指尖等末端组织,形成滋润组织细胞的组织液。

这个补给过程中,关键在于“血管内外液”的两者平衡,血管内的血浆蛋白,会将血管外的液体引入到管内,如何做的呢?通过“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正常人分为,「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

前者,从人体左心室发出的血管,直接进入人体主动脉,主动脉进入人体的各种器官,会把富含氧气的血液带到组织器官内,以保证使用。

在动脉系统的微血管中,血压比胶体压高,所以血液中的一部分水,氧气、营养素都会被推挤到血管外的组织液中,以保证“饥渴”的组织细胞营养。

血管外的组织液去哪里了呢?

它们都被静脉系统回收,完全回收到上腔静和下腔中,最终回流到右心房,从右心房进入右心室,右心室进入人体肺动脉,到肺动脉之后会在毛细血管当中进行交换。

人体的肺细胞,胶体压力比较大,它会把部分组织液融入到细胞中,顺势把那些交换出来的水、二氧化碳和老旧废物,送往肾脏处理,完成人体的代谢。

这就是,整个动脉、静脉血吸收水分的原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日常饮食中,长期缺乏蛋白质,就会导致血浆蛋白不足,它会使得胶体压力减弱,而无法将含有废物的组织液回收血管内,水分就会存在细胞内,形成浮肿出现。

水的排出:主要由肾脏系统控制中心负责,它管理水分分布,以及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可以说,肾脏即是过滤血液的“净化厂家”,也是制造尿液的“生产厂家”。

肾脏有一套被称为“肾元”的过滤系统,正常人每个肾脏约有130万个肾元,每个肾元都是含有一簇小血管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两者各司其职。

肾小球再次过滤一次营养成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液中含有的水分会被留下,其他进入肾小管。

肾小管,把一些电解质等身体需要的物质,层层筛选后被送回血管,剩下的只有尿素、尿酸、肌酸酐、以及多余的盐分、钙质,它们会留在管内形成尿液。

接着进入输尿管,抵达膀胱病存储,当膀胱神经感到不能容纳时,会向大脑发出指令,这时,你就会遵守信号将尿液排出体内,至此,水在体内的整个流程宣告结束。

当然,上述仅是体内基本流程,并不是所有水都很听话,还有的水跑哪里了?

其实,人的结构非常微妙,有的可能为维持一定体温,使皮肤变湿润,有的则进入体表利用毛孔排出体外,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出汗”。

此外,肺系统也会用到一部分水,肺会经过呼吸,以水蒸气状态流失水分,就像冬天时,口鼻说话排除的水汽就是其中一种,这两种排除方式,尽管不是特别重要,却占排出总量的1/3。

总的来说,人每天自然出汗和呼气排除水总量在800毫升,大便也占100毫升,尿液最低700毫升,整体排水量为1600毫升,这是保持健康必备指标。

原来身体是如此易渴,所以,即便每天躺着不动,也要消耗不少水,更别说感冒、发烧了,想弄清楚发烧时喝什么水、喝多少,先看下发烧身体机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2、机能的变化

发烧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疾病,不过在普通人和医生眼里,是两码事,普通人认为退烧就好,医生眼里实则是“要找到案发第一现场”,拿捏它才能治愈。
所以发烧和工作一样,要先问为什么(Why),而不是怎么办(what),也就是先明确病因,常见病因有“病毒性,细菌入侵性”两种。

病毒感染,和细菌有何不同?

病毒性感冒一般发病急,就像这次新冠,很多人上午还发朋友圈“活蹦乱跳”,下午就卧床不起。

病毒比细胞小,小到很多人都不认为它是生物,其结构也很简单,只有一个蛋白质外壳包裹的遗传物质,所以才会发生变异。

并且它能利用宿主细胞进行自我复制,也可以通过体液接触(唾液、咳嗽)等进行传播,这也是人类在和其抗争中,为什么防疫很重要的原因。

细菌感染一般是很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等,是致病菌被创造一定条件后在血液内生长繁殖导致,但是,它的天敌也很明确,就是抗生素。

抗病毒除预防外,治疗药物以中药、西药为主,其次就是提高身体免疫力,因为免疫系统提升会增加对抗病毒的能力。

这点我深有体会,一些老人有前车之鉴,小朋友出现咳嗽、流鼻涕,总会拿出原有的一些感冒药给孩子吃,这是不正确操作方法。

有时候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影响其治疗时机,所以,这也是,医生为什么先弄清楚病因的原因。

其次,除病毒、细菌外,身体其他部位感染也会引起发烧,像胆囊炎、伤口感染等,此外,还有一种是中枢性发热,主要是体温调节中枢出现的问题。

那么,发烧有什么危害呢?

大家第一反应“脑子要烧坏的”,似乎退烧后都觉得智商、反应能力显著下降,其实,这是主观想象,事实并非如此。

普通发热主要危害是脱水,因为体温会反复增高,汗液蒸发以及干咳伴随的水消耗就多,加上有时候肠胃肿胀,吃不下东西,即便喝了水,也不能快速的被吸收,因此才会脱水,导致精神状态不佳。

所以,如果出现精神恍惚,并非脑子烧坏了,而是缺水或发热时,很多人猛灌的水在体内未吸收导致,人高烧时,血液中的电解质也会被打乱。

身体中的电解质包括6中元素(钙、氯化物、镁、磷酸盐、钾盐、钠),它们并非摄入就可以,还需要进行转化吸收,你只需要记住,这些物质存在血液,体液和尿液中。

肾脏是血浆中水和电解质溶解的关键调节剂,高热会造成肾脏功能出现问题,这时,电解质浓度就可能发生改变,中热时,如果有该方面问题,证明你可能发热期间补充营养不够,或喝水太少。

那么,发烧通常如何降温?

38.5°C以下均为低热,医生一般不建议吃药,该体温也多见普通感冒,可以用冰袋、冷毛巾敷额头即可,儿童可以使用冰宝贴等敷料。

38.5°C到39.55°C为中等发热,普通感冒到该阶段,也要持续酝酿好几天才能下去,病毒的话可能会更长,该阶段,除物理降温外,就需要用一些药物治疗。

这里重点说一句,退烧药使用有限制,一般每隔6-8小时服用一次,很多孩子或成年人发烧后喝了退烧药不久又反复,还没到下一次该喝的时间,怎么办呢?

其实不用特别担心,反反复复属于正常,不必一定要把热度降下来,适当发热有利于杀死细菌和病毒,如果中热不退,高烧又来,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此时和盐水、运动运料、电解质水就能很好起到辅助作用,正常情况下很多年轻人喝水就少,发烧时失水量会逐渐上升,若细菌感染我们又会吃抗生素,尿就会排不出来。

MRI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脱水时,其大脑的几个区域会变得更薄,体积也会减少,这会加速衰老和痴呆发生。

显然,这是一个比许多人想象的更为紧迫的问题,好消息是,只要多喝水,就可以在几天内完全逆转脱水的影响。

所以,喝水一方面加速血液内水份新陈代谢,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够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的紊乱,同时减少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另一方面将药物残渣通过尿液排除,使得体温下降。

生命是一场无休止的化学反应,这才是医生让我们多喝水的主要原因,对于基础感冒发烧,身体免疫状态良好的人群,吃药后补充点能量与水份,完全可以康复。

话说回来,医生、专家建议我们多喝水,并把这当成健康管理中重要一环。

他们说的到底是喝自来水,还是过滤后的水?苏打水(seltzer)算吗?果汁和含咖啡因的饮料也有很多水分,喝这些不好吗?

3、需要什么水

从纯净学角度看,能够提高体内含量的一切液体,都算“水”,尽管如此,喝一杯泉水与喝一杯咖啡还是有很大区别。

我“咖啡因”非常敏感,这种感觉因人而异,虽然咖啡因有利尿效果,却对补水以及感冒发烧有明显降低成分,并且它还会刺激到大脑神经元,所以生病时咖啡尽量少喝。

很多人说,牛奶能喝吗?

许多工业化国家,牛奶是市场加工程度最高产品之一,而且被过度吹捧。

归根结底,用含有脂肪、精制糖、人造甜味剂、防腐剂和色素的饮料代替喝水,会促进脱水和体重增加,显然,这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

当然,我并不是强调不能喝,而是适当少喝,毕竟身体欠佳时,胃蠕动以及小肠吸收效率都会打打折扣,适当以此来补充身体营养成份完全可以。

其实,我们的身体、脑部健康以及寿命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己是否喜欢喝硬水(Hard Water)”,因为,硬水是富含钙和镁等矿物质的淡水。

硬水和软水有什么区别?

硬水是天然井水,自来水管中的水,硬度指每升水中含有多少毫克氧化钙的钙和镁,当硬水被烧开,可暂时变为软水,就人体健康而言,软水比硬水更有益健康。

目前市面所售桶装水基本分为软水、纯净水两种,遗憾的是,尽管纯净这个词通常意味着好事,但在这里,纯净是去掉杂质,这一过程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全被去除了,生病时喝在多,对身体微量元素的补充也甚微。

所以,更好的选择考虑安装家用滤水器,就个人而言,很多在外工作的小年轻可能会说,一天工作就很忙了,哪有功夫在“水”上投资呢?

事实上,现在科技发达,那种即用即插,便携过滤器基础款也就100元左右,好点的可能上千,算下来,你一年在超市买矿泉水投入成本都不止这些。

如果你觉得光和水还不够,你也可以试试椰子水(coconut water),天然解渴,含糖量低又能补钾,一般来说,每杯椰子水含量约有300毫克钾和5毫克天然糖。

有人会说“运动饮料”能喝吗?

研究认为,绝大部分饮料中含钾量虽高,但是含糖量不低,虽然现在无糖饮料很多,但里面精制糖(蔗糖、果糖和麦芽糖等)一定程度上,也会让身体水份稀释。

另外,如果生病期间大量出汗,或者腹泻导致钠盐丢失过多,不应该只喝白开水,要适当喝口服补液盐,运动饮料、或者加盐的粥,避免电解质紊乱。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电解质并非电解质饮料。

而是电解质水里面含有钠、钾、钠离子,当然,一些饮料中也具备该元素,也可以喝,但不应该把它当做补充身体的主力,毕竟饮料成本和日常饮用水,有很大区别。

能够看出,饮料尽管属于“水”中一类,身体免疫出现问题时,适当进行补充完全没问题,但大量喝饮料,就会和机能本身抢占水资源,所以,还是要以含有微量元素的矿泉水为中心。

4、喝多少合适

现在,你已经知道水对身体很重要,要多喝;但是,怎么判断生病时,身体水分是否充足?它缺水后能感受出来吗?只有口渴,才缺水吗?

其实,这四项指标侧面也在反应“你身上水不够”:1)尿味太重,2)头痛头晕,3)嘴唇干裂,眼睛干涩,4)口臭

首先身体水分若足够,尿液呈现透明微黄,且味道不是太重,假设颜色太深,闻起来有股味道,不要把它归属到“药物残渣”这一类别上,实际它在提醒你,该喝水了。

其次,大脑中80%以上是水,身体缺水大脑细胞组织会轻微萎缩,并且大脑携氧量不够,会让你感觉头痛,反之,当喝太多水时也会使大脑膨胀,引发头痛。

对于嘴唇、眼睛干涩,这是明显身体缺水信号,可能你的身体已经处于脱水状态,一段时间内也会伴随口腔、鼻腔黏膜干燥等情况发生,当然,你也可以照镜子观察舌苔,偏黄或白,都是缺水警讯。

再者人的唾液中有很多抗菌成分,一旦缺水,唾液量就会减少,口腔自洁作用会降低,细菌就会繁殖、发酵,进而引发口臭。

那么,喝水频次该如何注意呢?

准确而言,应该在一天时间内少量多次地喝,每次200ml左右。

口腔和食道温度是36.5-37.2℃之间,适宜的水温建议在40℃左右,如果很爱喝热水,超过65℃,会使机体消化道慢性损伤,增加食管癌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温和气候下,成年人每天保证1700ml水,女性保持1500ml。

《新冠疫情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建议生病时,每天至少要保证2000ml水以上,也就是5瓶矿泉水。

事实上,我在生病时喝的远不止这些,但注意的是,人的肾脏从血液排除多余水分是有时间规律,猛灌水,反而会造成一定代谢负担。

研究认为,对于健康的人来说,24小时喝水量达3、4升以上,就可能造成水中毒,一天两升左右,是最安全的数字范围。

那么,小朋友应该喝多少水呢?

欧洲食品安全局(ESFA)建议,6个月的婴儿入水量在(100-190毫升/公斤体重),6-12个月婴儿(800-1000ml)

1-2岁(1100-1200ml),2-3岁(1300毫升),4-8岁(1600ml),9-13岁,男孩每天2100ml,女孩1900ml。

这些是正常体质每日需要摄入水的总量,如果生病会存在浮动;孕妇喝水不同,孕中期增加15%的能量摄入(相当于每天300 kal),每天就要额外多摄入300毫升液体就够。

哺乳期妇女,产奶过程会流失水分,所以在同龄非哺乳期基础上,至少要增加600毫升左右。

另外,关于每个人喝多少水并没有准确数字,个人体质、环境都会有一定影响,大家要记住,喝水应该适量,不是盲从;不论什么人、什么病都可以多喝水,也不是喝水就能包治百病。

总体而言:

喝水,不是维持体内水平的唯一方法。

根据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建议,生病期间,多吃黄瓜、菠菜、西葫芦、西蓝花,以及含有微量元素的水果,也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使病毒被消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新夸克立场,新夸克旨在传递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进行授权注明出处:https://www.mequark.com/article/4844.html

(2)
上一篇 2022年12月12日 下午3:01
下一篇 2022年12月28日 上午9:4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hngjkh88